一公司法人代表被骗子利用人工智能“换脸”技术诈骗430万元,某单位一工作人员被“假领导”诈骗近98万元……近期,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引发关注。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力度,有效遏制了案件快速上升势头。然而,仍有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不断翻新手段实施诈骗,让受害人蒙受损失,广大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
【资料图】
冒充身份类等10类电信网络诈骗高发
前段时间,南方某地一市民接到自称是某公安局“王警官”的电话,称其涉嫌一起洗钱案件。为博取信任,对方还以视频通话方式向其展示“自己”身着警服以及“公安局”内部环境的画面。就在这位市民准备转账至所谓“安全账户”时,警方接到预警信息及时进行阻止。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消息,当前,冒充电商物流客服、冒充公检法、冒充领导熟人以及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等10种类型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占发案的近80%。
——冒充身份类诈骗突出。
犯罪分子常常使用受害人领导、熟人的照片和姓名等信息包装社交账号,以假冒身份添加受害人为好友,随后模仿领导、熟人的语气骗取受害人信任。之后以有事不方便出面、时间紧迫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尽快向指定账户转账。此外,客服、公检法工作人员等也是诈骗分子常常假冒的身份。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最大,占造成损失金额的三分之一左右。
例如,受害人于某反映,被诈骗分子拉入“投资”群,看到其他人在某款App投资获利,便下载了该App。看到小额投资都成功盈利并顺利提现,于某继续投资了数百万元,不久后发现余额无法提现并被对方拉黑,才知被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的三分之一左右。
此类诈骗通常以网络兼职刷单为名,诱导受害人预先垫资,并以事后结算款项为由,最终骗取更多笔垫资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教授刘为军说,刷单返利类诈骗已演化成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一种主要诈骗类型,成为虚假投资理财、贷款等其他复合型诈骗以及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的主要引流方式。
诈骗为何屡屡得逞?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有关部门深入摸排、重拳出击。记者从公安部了解到,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万起,缉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头目和骨干351名。
高压之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何屡禁不绝?
首先是犯罪分子作案手法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受害群体分析更加精准。记者进入一个所谓“机器人群”,在相关界面中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后,弹出QQ号、微博账号地址等个人信息。获取完整信息,仅需支付价格约等于1元至10元不等的虚拟币。
办案人员表示,个人信息泄露是诈骗的根源。网络黑客会把非法获取的金融、旅游、求职平台的个人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专门的数据库并不断更新。诈骗人员得到这些信息后,通过数据对诈骗对象进行人物画像,实施精准诈骗。
同时,电信网络诈骗分工日益精细化,“黑灰产”推波助澜。记者调查发现,在电信网络诈骗链条上,每一环节都寄生着一批提供“专业服务”的“商家”,通过辅助犯罪获利。
“一些组织和个人专门为诈骗集团提供买卖电话卡和物联网卡、推广引流、技术开发、转账洗钱等服务,增加了骗局的迷惑性和防范打击难度。”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民警洪恒亮说。
此外,诈骗人员跨境作案,手法日趋高科技化。“随着国内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一些诈骗人员把窝点转移至境外,使用成本更低、隐蔽性更强、操作更简单的新型‘简易组网GOIP’设备,操控境内手机拨打诈骗电话,具有很强的伪装性,老百姓很难分辨。同时,也给执法取证等带来巨大挑战。”一名办案人员表示。
强化事先预防和协同治理
受访人士表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不能仅依靠事后打击,必须强化预警防范和源头管控,提升优化技术防范手段,加强国际合作,不断铲除“黑灰产”土壤,斩断犯罪链条。
“您好,我是上海市反诈中心民警,您刚刚可能接到一个疑似电信网络诈骗的电话,现在对您进行预警提示……”在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正在进行预警劝阻。
“我们通过搭建预警数据模型,有效监测疑似电信网络诈骗电话和短信,并针对低危、中危、高危潜在被害人采取分级、分类联动劝阻。”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九支队情报综合大队副大队长朱光耀说。
反诈工作不仅在前端劝阻上下功夫,还要在后端资金止付止损机制上有所建树。“接到报警后,我们会立即启动资金紧急查询止付工作机制,对涉案资金封堵拦截,快速冻结资金。”洪恒亮说。
专家表示,电信网络诈骗往往是环环相扣的犯罪链条,立足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才能不断挤压犯罪空间,铲除犯罪土壤。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等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App全链条治理,持续推进针对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等的“断卡行动”;中国人民银行深入开展涉诈“资金链”治理;公安部集中捣毁一大批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支撑服务的犯罪团伙,依法严惩一大批境外诈骗窝点回流人员和从事各类“黑灰产”的犯罪嫌疑人……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花样繁多,公众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平安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主任颜恒说,遇到疑似电信网络诈骗时,要多方求证核实,并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新华社记者 谭谟晓 兰天鸣 颜之宏)
责任编辑:崔景靓
关键词:
金融
- 【金融】 环球要闻:2022年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
- 【金融】 观天下!5G电源设计师面临的技术挑战
- 【金融】 环球热门:电机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电机行业市场销售额分析
- 【金融】 环球微资讯!新型储能为何“叫座不叫好”?
- 【金融】 每日热点:「云看展」:台达解锁打造当代建筑的N种可能
- 【金融】 每日视讯:【10000片/小时】英威腾助力倒角贴窗机生产效率提升250%!
- 【金融】 天天新动态:英威腾一体化数据中心,助力常州市实验小学信息化建设!
- 【金融】 【全球报资讯】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获中国丹麦商会“年度商业人物奖”
- 【金融】 每日动态!大数据,大业务:网络面临的巨大挑战
- 【金融】 每日热闻!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首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 【理财】 信息:“对话”制造商:5G改变制造业的五种方式
- 【理财】 环球即时看!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的催化剂
- 【理财】 世界观天下!曝特斯拉决定将德国电池产线搬回美国
- 【理财】 焦点播报:全球制造业仰望的“灯塔工厂”,容易复制吗?
- 【理财】 【当前热闻】皮尔磁:灌装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 【理财】 环球讯息: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物联网”时代
- 【理财】 世界快消息!嵌入式在物联网产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理财】 全球即时:我国在自动驾驶领域做出重大举措!自动驾驶的一大步!
- 【理财】 天天即时:再下一城!“宁王”拿下美国最大光储项目电池订单
- 【理财】 环球头条:最新!5家上市企业密集收获新能源设备采购大单
- 1 当前资讯!美国院士研发10分钟锂电快充技术 2年内有望商用
- 2 全球快看点丨蓝海华腾当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
- 3 当前关注:10亿元成电邦基金成立 投向半导体、下一代通讯等领域
- 4 世界看点:AMO产品系列︱角度编码器
- 5 【天天快播报】重磅上新 | 诺德推出新型 MAXXDRIVE® XD工业齿轮箱
- 6 天天滚动:丹佛斯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邀请函
- 7 当前速讯:多家锂电企业三季报预喜:锂电池板块业绩狂飙
- 8 播报:又是“一桩难求”的锅!新能源车发展格局还能打开吗?
- 9 【全球新要闻】物联感知,智能监管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发展前景大好
- 10 环球即时:意法半导体扩大 5V 运放产品系列,优化电源和信号调理性能
- 当前资讯!美国院士研发10分钟锂电快充技术 2年内有望商用
- 全球快看点丨蓝海华腾当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节能专业委员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
- 当前关注:10亿元成电邦基金成立 投向半导体、下一代通讯等领域
- 世界看点:AMO产品系列︱角度编码器
- 【天天快播报】重磅上新 | 诺德推出新型 MAXXDRIVE® XD工业齿轮箱
- 天天滚动:丹佛斯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邀请函
- 当前速讯:多家锂电企业三季报预喜:锂电池板块业绩狂飙
- 播报:又是“一桩难求”的锅!新能源车发展格局还能打开吗?
- 【全球新要闻】物联感知,智能监管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发展前景大好
- 环球即时:意法半导体扩大 5V 运放产品系列,优化电源和信号调理性能